欢迎来到云好人!
loading
免费发布信息
·中国 [切换]

      林雪玉——外来媳妇扎根贫困村 誓带村民奔小康

      2022-11-30 19:54:27发布,长期有效,231浏览
    • 收藏
    • 置顶  |
    • 举报  |
    • 区域:中国
      • Q Q:867735559QQ在线交谈
      • 联系人:王苏杰
      • 电话:188****2223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
        • 云好人提醒您:本站只为传递好人好事,记录好人好事,歌颂好人好事,传递正能量,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,好人一生平安!本站旗下有《中国好人网》以及各县市《好人网》请记住我们!
    • 信息详情
    人物故事:
    林雪玉,女,1981年3月生,中共党员,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大山镇猪槽箐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。出生在广东的林雪玉远嫁贵州,为改变乡村贫困面貌,毅然放弃高薪工作,回村担任村干部并承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。她结合实际,发展葡萄种植产业,通过土地流转、吸纳务工、入股分红等方式拓宽村民收入渠道。2019年,全村316户1452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。林雪玉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初的诺言,让村民们走上“甜蜜”致富路。

    不再外出务工 承诺带领村民摘穷帽

    林雪玉是贵州兴仁市大山镇猪槽箐村的外来媳妇,老家在广东揭阳市。2003年和丈夫结婚后,两人一直在广东打工,家庭月收入1万元以上。2014年底,为照顾生病的婆婆,林雪玉跟随丈夫回到猪槽箐村。婆婆身体有所好转后,她准备启程回广东,但是看到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仍过着穷困的日子,她深受触动,经考虑决定不再外出务工,选择留下和大家一起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。

    2015年初,林雪玉参加村干部竞选,担任村治保主任。一年的工作经验累积,让她获得了村民的信任与支持。2016年,林雪玉当选村委会主任。

    猪槽箐村是石漠化严重的石山区,缺水少土,是兴仁市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。“要致富,先修路”。林雪玉带领村民日夜奋战在乡村公路建设的工地上,并在2018年元旦前,完成了全村长12.45公里的通组路、8公里串户路建设。路修通后,她带领村民们继续奋战,先后完成了165户庭院硬化、安置路灯790盏,修建卫生厕所294户,新建或改造住房119户,全村安全饮用水通水率达100%……通过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,猪槽箐村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改善。

    发展产业种植 蹚出“甜蜜”致富路

    林雪玉觉得要想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,还要从产业抓起。经多次考察调研,她了解到“阳光玫瑰”葡萄的种植需要1100米左右海拔高度,而猪槽箐村的海拔高度在1200米左右,刚好适合栽种。结合全村所处地理位置,她决定发展“阳光玫瑰”葡萄种植产业。

    2019年3月,她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478万元,启动了“阳光玫瑰”葡萄基地建设。基地项目采取“党支部+公司+合作社+基地+贫困户”模式,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,带动全村原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。

    葡萄园基地建设启动之初,土地流转是林雪玉遇到的最大难题。200亩基地中,80亩土地是从邻村“借”来的。村口有块40多亩的土地,涉及80多户人家,在对这块土地进行平整时,遭到村民的集体反对。面对村民的质疑,林雪玉与村两委干部和驻村扶贫干部不分白天黑夜走村串户,轮流上门做村民工作,最终打消了大家的顾虑,葡萄园基地建设得以顺利推进。通过实施土地流转、吸纳务工人员等措施,村民们拓宽了增收渠道,当初的质疑声也渐渐消散。2019年,猪槽箐村316户1452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。

    然而,2020年春节期间突降的一场暴雪,压垮了基地大棚。“好不容易做起来的产业绝不能失败!”林雪玉又四处争取资金,很快启动了灾后重建。虽然遭遇了雪灾,葡萄基地还是有一定收成,初次挂果就收获葡萄3000多斤。这份沉甸甸的收获,坚定了村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。2021年,基地的葡萄迎来大丰收,产量达70余吨。葡萄上市后,林雪玉通过网络直播、进园采摘体验活动等促销宣传,吸引大量外地采购商和本地游客,葡萄园里的“阳光玫瑰”葡萄销售一空,收入达200余万元。

    村民们从种植“阳光玫瑰”葡萄中获得了“甜蜜”收获,除收入土地流转费和分红,还在家门口实现务工就业增收,仅2021年,基地用工人数达4000多人次,发放工资40余万元。

    构建文明乡风 富了“口袋”富“脑袋”

    “不仅要让乡亲们住上好房子,过上好日子,还要让他们养成好习惯、形成好风气。这才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。”这是林雪玉带领村民拔掉穷根后新的工作目标。

    为推动乡风治理,林雪玉多次组织修改完善村规民约,明确制止铺张浪费、反对大操大办,推行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,并在村里建立了村民议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红白理事会等,定期开展文明家庭评选,让村民自评、互评、公开评,晒家风、晒家训。如今,村里40余户文明家庭,不仅成了乡风文明的风向标,更成为了其他家庭“你追我赶、向好向善”的榜样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。

    林雪玉坚持开展感恩教育宣讲100余场次,让村民从“等着扶、躺着要”转变成“要想富,靠双手”。艰苦奋斗、自力更生、勤劳致富的信念在村里蔚然成风。

    如今,村里红白事比阔气、讲排场的少了,厚养薄葬、喜事新办、丧事简办的多了,村民们越来越注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,笑容洋溢在脸上,生活甜蜜幸福。(责任编辑:高晟寒 赵来睿)

    来源:贵州省文明办


    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《云好人》网站看到的,谢谢!请记住永久网址:http://www.yunhaoren.com

    首发网址:http://china.yunhaoren.com/haorenbange/6852.html
    查看全部中国2021年好人榜信息
    发布一条中国2021年好人榜信息
    • 相关图片

    林雪玉——外来媳妇扎根贫困村 誓带村民奔小康

    • 您可能感兴趣
    • 中国新发布
    发布人档案
    • 用户级别:管理组
    • 信用等级:信用值:2147483647
    • 实名认证:
    附近城市2021年好人榜
    18861362223